首页 > 新闻中心> 智库动态
《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报告2024》发布 深圳市、昆山市分别蝉联地级市、县级市第一
发表时间:2024-12-17     字体:【

12月17日,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在北京发布《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揭晓了“2024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含副省级城市,下同)”“2024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

《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指数以100为预期点,2024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指数平均达到76.80,较去年增加1.46。其中,广东深圳市基本现代化指数为94.96,蝉联地级市第一位。2024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指数平均达到78.23,较去年增加1.67。其中,江苏昆山市基本现代化指数为94.54,蝉联县级市第一位。

《报告》显示,在2024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中,东部地区54个、中部地区23个、西部地区19个、东北地区4个,江苏、浙江、山东数量列全国各省份前三名,分别有12个、11个、10个。在2024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中,东部地区同样表现突出,占据了63个席位,中部地区22个、西部地区13个、东北地区2个,江苏、浙江、山东数量依然稳列全国各省份前三名,分别有19个、18个、17个,且包揽了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十名。

《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全面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呈现一些特点。一是“东部全面领先、中部县域崛起、西部城市振兴、东北筑底企稳”特征继续保持。东部地区拥有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和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的城市数量均超过一半,大幅领先其他地区。中部地区拥有的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城市数量虽然未增加,但大部分县级市指数和排名大幅提升,表明中部地区在推进县域现代化方面进步明显。西部地区拥有的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城市数量继续增加1席,地级市现代化指数稳步上升,表明西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吸引力、承载力、竞争力继续增强,发展潜力较大。东北地区城市表现平稳,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二是不同区域现代化建设同步性有所改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初见成效。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我国不同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难点,2024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首次实现了27个省(自治区)全覆盖(不含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即各省份至少有一个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进入前100名,表明在国家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作用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三是不同领域现代化建设协同性略显不足,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在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五个分项指数中,经济现代化指数和生活现代化指数上升幅度较大,实现同频共进,凸显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促共进、相得益彰。以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为例,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分别达到5.9%、5.8%,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分别达到5.8%、5.9%。文化现代化指数和治理现代化指数稳中有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稳步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城市治理体系逐渐完善,城市治理能力持续增强。生态现代化指数基本持平,表明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仍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以空气质量优良率为例,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下降了0.2和0.8个百分点。四是城乡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城市和乡村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更加顺畅,产业协同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特色农业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差距有所减小,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土地、户籍、产业等领域的政策创新不断涌现。以城乡收入差距为例,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56220元,平均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29450元,平均增长7.3%,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为1.91,比全国小0.48。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58090元,平均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33370元,平均增长7.3%,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为1.74,比全国小0.6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区域发展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围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区域一体化、资源环境协调等重点领域,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客观评价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为区域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引导社会智库研究发布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认为,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载体,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引擎,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质量。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中国式城市基本现代化建设,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继续开展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全面客观地反映城市现代化进程,为各城市现代化建设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供参考。

《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二十大确立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为根本依据,以全面体现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构建了涵盖经济发展和经济体系现代化、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文化建设和市民素质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体系”。运用各城市公开的2023年数据,经数据的对比、核实,完成了全国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基本现代化监测评价工作。

据悉,竞争力智库是专门从事竞争力研究的独立社会智库,坚持社会责任优先,主要开展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指数系列研究等。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注于城市发展研究、城市战略研究、政府政策咨询、城市品牌设计、区域和产业规划等,积极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强市建设。


 
上一篇:《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发布 中国百强县市、中国百强区名单揭晓
下一篇:全国“百富县”公布 浙江数量占三成
  • 13810866826 010-63691786
  • 010-63691787
  • 北京市西城区信息大厦/武汉市武昌区华银大厦
  • jingzhenglizhiku@163.com
  • Copyright © 2019- 竞争力智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7024977号
  • 微信号

  • 公众号